蔣故總統經國先生百年誕辰紀念座談會紀實


時 間:中華民國98年4月10日(星期五)上午9時30分
地 點:中國國民黨中央黨部1樓中山廳
主持人:吳伯雄  中國國民黨主席
與會人士:
馬英九    中華民國總統
郝柏村    中國國民黨中評委主席團主席
王作榮    中國國民黨中評委主席團主席
邱創煥    中國國民黨中評委主席團主席
許水德    中國國民黨中評委主席團主席
郁慕明    新黨主席
許歷農    新同盟會會長
張祖詒    中國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
錢 復    國泰慈善基金會董事長
張豐緒    中國國民黨中評委主席團主席
高銘輝    中華民國團結自強協會理事長
吳敦義    中國國民黨副主席兼秘書長
蔣孝嚴    中國國民黨副主席
賴峰偉    總統府副秘書長
李建榮    中國國民黨文傳會主委
王文燮    中國國民黨黃復興黨部主委
邵玉銘    中國文化大學教授
葛光越    榮橋投資公司董事長
馮滬祥    中央大學教授
周玉山    世新大學教授
黃 城    台灣師範大學教授
胡獻堂    經國先生司機(已退休)
蔣方智怡  經國先生三兒媳
蔣友梅    經國先生孫女
蔣友松    經國先生孫兒


吳主席:
經國先生是勇於改革的政治家
 蔣故總統經國先生,也是本黨主席,一生憂勞黨務國事,在台灣生活了40年,半生歲月完全奉獻給台灣土地與人民,開創廉能、繁榮、改革、進步的蔣經國時代,至今仍為國人崇念。
  今年4月13日為蔣故總統經國先生百年誕辰,本黨在1月初即提出活動計劃的建議,現在由總統府統籌策辦。總統府已邀集各有關單位組成籌備會,展開籌備工作。本黨負責的工作,除協助各單位舉辦活動外,如經國先生紀念特展、經國先生紀念音樂會等活動外,並承辦四項工作,分別是:蔣經國先生畫傳、蔣經國先生紀念郵票、蔣經國先生紀錄片,及今天的口述歷史座談會。
  經國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活動,從今天的座談會正式展開。昨天馬總統也說,本週是「蔣經國週」,座談會訂定「領導風格」、「保台建台」、「勤政親民」、「簡樸自持」、「改革開放」等五項題綱,只是提供與會貴賓參考。各位先進還是可以根據個人的體會,自由發抒對經國先生精神志節與行實功業的深刻回憶。
  我印象最深刻是民國73年到民國77年,我在內政部服務的期間,經國先生在第七任總統任內,由於長期的憂勞國事,健康已大不如前,但是他仍然奮力從公,加緊改革與開放的進程。到民國76年,總統氣力明顯耗弱,卻毅然接連做出驚天動地的重大決定:76年7月實施解嚴,11月開放大陸探親。當時內政部也根據這個方針政策參與這個工作,正式啟動了兩岸交流的契機。從今天台灣民主憲政發展與兩岸關係和平共榮的事實,證明經國先生的確是一位勇於改革且深謀遠慮的政治家。

馬總統:
  今天英九以非常感恩跟懷念的心情,前來參加本黨為紀念經國先生百年誕辰所舉辦的座談會,在座各位長輩及先進,追隨經國先生的時間都比我長,對經國先生的了解也比我多,我在這裡只是以拋磚引玉的心情來談一談我們對經國先生的追思與懷念。

「經國之治」16年  台灣起飛
  經國先生年輕的時候離家12年,到蘇聯留學,回國後抗戰八年,在各地奔波,到台灣之後,整整待了40年,超過他人生的一半,最後安息在大溪頭寮,他半生歲月奉獻給台灣。
如果回憶一下,他擔任國家領導人,對國家最大的貢獻在於保衛台灣、建設台灣,尤其是建設台灣,從他擔任行政院長到總統任內,從民國61年到民國77年,這16年的時間,可說是「經國之治」。
  他在行政院長任內,推動的國家重大建設,著重在財經、教育、社會福利等領域;他擔任總統之後的建設,逐漸轉向政治的改革。經國先生曾說,「看人看晚年」,這項對台灣發生最重要影響的政治改革工作,就是在他人生最後階段推動的。
他知道,最重要的是保衛台灣、建設台灣,才能夠生存,我個人追隨經國先生的時間比較晚、也比較短,但從他開始推動政治改革之後,許多重大的決策,我都有機會擔任幕僚的工作,因此感受得特別深刻。
  民國75年,國民黨舉行第十二屆三中全會,大概是在三二九時,當時文工會主任周應龍先生曾說,當初經國先生的意思是,這次三中全會是「無改造之名,而有改造之實」,其實說改造,國民黨員都知道,講的就是政府遷台的時候,在黨內進行的一項非常澈底的改革,在那時候提出這樣的一句話來,大家都意識到,這次大家都會非常認真的改革。
  實際上會議結束之後,4月9日在當時的中央黨部舉行會議,推定了由12位中常委成立幾個小組,討論六大議題,由於每個議題都非常敏感,所以都用比較委婉的名稱,舉例來說,解除戒嚴就叫「國家安全體制的建立」,開放組黨叫「修訂動員戡亂時期人民團體組織法」,國會改選叫「修訂動員戡亂時期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或「中央民意代表新陳代謝的問題」。

解嚴、開放報禁、黨禁、大陸探親  政治改革玩真的
  因此,改革的腳步就開始啟動了。於民國75年10月7日,經國先生在總統府接見華盛頓郵報發行人葛萊姆女士(Catherine Graham)以及新聞週刊記者時非常明確的宣布,「我們會在制定國家安全法之後,解除戒嚴與開放組黨」。雖然當時已有媒體報導,不過,宣布出來之後還是造成極大的震撼,我記得兩個禮拜之後,中國時報做了一個民意調查顯示,當時竟然有68%的人不知道台灣在戒嚴,可見儘管許多人有這樣的呼籲,經國先生還是走在時代的前面。
  那年的國慶,經國先生還特別談到「時代在變,環境在變,潮流也在變」,10月15日中常會通過這個決議,第二年7月15日,台澎地區實施了38年的戒嚴就此解除,它最重大的意義在於大幅度減少對人民權利跟自由的限制,讓憲政體制逐漸回歸常態。
  過程中,我記得印象最深刻的是在討論國家安全法時,當時的新聞局長張京育先生,那天他也一起陪見華盛頓郵報的發行人,那時候討論將來這要怎麼訂定,因為那時候黨外的雜誌非常多,言論的問題到底應該怎麼樣的尺度,他就說不曉得經國先生的看法怎麼樣。
  那段時間,經國先生常常喜歡問:「英九呀!有沒有什麼事情呀!」他想聽聽社會上的意見。有一次外賓訪問結束後,他又這樣問,我說,「他們在關心解除戒嚴之後,有關言論、集會管制的尺度怎麼樣」,經國先生回答,「既然要解嚴,就不能夠『不變』,不能夠『換湯不換藥』。」
  我覺得這句話非常重要,因為有經國先生這句話,所有的主辦單位就能夠放手去做,所以那時候我聽得蠻感動的,因為這表示說,他是玩真的,他不是說說而已,他真的希望把國家帶向自由民主的大道。
  所以7月15日解嚴之後,隔年1月1日就解除了報禁,就是報紙不再限張,也不再限家數,可惜13天之後,他就過世了。
  另外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是開放探親,即使是他去世後很多年,外國記者來台灣,只要訪問到我,都還會問經國先生解除戒嚴、開放組黨以及國會改革已經是很大幅度的改革了,他為什麼還會想到要開放探親呢?
  民國76年11月6日開放探親,那年3月,包括趙少康委員、洪昭男委員就在立法院質詢時要求,開放老兵回大陸探親,那時候其實已經有很多人偷偷經過香港回到大陸,但有些老兵想去又不願意違法,就穿著白色長袍,上面寫著「想家」兩個字到街上去陳情,看了令人感到不忍。
  那天也是一樣,翻譯完之後,我正要鞠躬告辭,經國先生又問,有沒有什麼事情?我就把這情形告訴他,他就說「英九,你去跟張副秘書長報告」,就是在座的張祖詒副秘書長,張副秘書長告訴我,這一點經國先生已經有指示了,他並說你記一下,我們來研究。他說,我們應該立刻開放台灣民眾到大陸探親,但因為我們還有「三不」政策,就是「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這兩個政策要如何協調起來呢?最後我們找出了一些原則,第一是「間接原則」,也就是說一定要經過香港,不是直接過去;第二是「民間原則」,也就是說由兩岸的紅十字會來進行相關的聯繫,同時所從事的活動除探親之外,可以包括通信與通電話,這些都是人道的考量。
  於是,我們把案子寫下來,經過多方的討論,最後呈報經國先生,他就交給當時中央黨部成立的一個專案小組,成員包括當時的俞國華行政院長,國民黨李煥秘書長,宋楚瑜副秘書長等等,在9月15日常會通過,11月2日開始實施,這可以說為解凍兩岸關係踏出了第一步。
  這兩項重大決策的影響到今天我們都還感受得到,所以我特別想到去年3月22日,總統大選揭曉之後,我們接到美國布希總統的賀電,他一方面向我們道賀,一方面讚美選舉的成功,他講了一句話「台灣是亞洲和世界民主的燈塔」,那句話讓我感動很長一段時間。我們以前不是沒有聽過這句話,我們自己講過很多年,但我們自己講,別人不一定認同,可是這次是美國總統講的,而且講的時機是我們大選之後,讓人的感受是不一樣的,我想到如果不是經國先生那時候解除戒嚴、開放組黨,後來李登輝總統再推動經國先生沒有完成的改革,把台灣帶到一個自由民主的境地,我們不可能享有這樣的成就。
  經國先生在兩岸關係解凍上踏出了第一步,我們接著又一步一步發展到現在的情況。過去十個多月,兩岸關係可以處於60年來最平靜的狀態,海峽和平的曙光已經逐漸出現,當然我們不能過度樂觀,不能天真,還是要注意各種情勢的發展,但至少當我們採取和解的政策之後,已經給台灣本地區以及整個世界帶來正面的效益。
  我接見的所有外賓,以及接觸到所有的外國智庫專家都對於台灣採取這樣的做法,給予高度的肯定。
  前不久,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薄瑞光先生來台灣,還特別在我接見他的時候,希望我們讓媒體採訪五分鐘,他要告訴大家,美國政府對這件事情的感受,他說「我們在華盛頓覺得很溫暖,且保持高度的肯定(warm feelings and high regard in Washington)」,對於有些人質疑我們跟大陸走得太靠近,會讓美方感到憂慮,他說,「完全沒這回事」。
  事實上,經國先生不但帶領我們在兩岸關係與國內民主改革獲得具體成就,在對外關係上也發生了正面的效應。

哲人日已遠  典型在夙昔
  經國先生是一位非常有遠見與睿智的政治家,因此在他推動「經國之治」,從民國61年到77年,這16年時間當中,不但讓台灣經濟升級,他也全面更新先總統蔣公推動的建設,把台灣的基礎建設升高到歷史上一個空前的地位,但另一方面他也從事政治建設,讓台灣走上真正自由民主的道路。
  我覺得這個政策到現在我們還是非常受益。他特別強調一句讓我印象深刻的話,他說,「我要牢記著真正有價值的東西,不是財產金銀,不是房屋田產,不是身體的舒適、逸樂,而是真理、榮譽、謙虛、勇敢和對國家純潔的愛。」他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我個人追隨他的時間很短,但正好落在他人生最後的階段,我認為也是最精采的階段。
  「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我們今天追念經國先生,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把他那種愛民如子,效忠國家的精神,繼續傳承下去。實際上,我個人長期的主張,「以台灣為主,對人民有利」,其中很大一部分也是在觀察經國先生一生的風格之後,所歸納出來的原則,我們也希望在這原則之下,努力建設,薪火相傳,讓台灣在經國先生過世21年之後仍然秉持著他建國、愛國的精神,繼續向前邁進,這是我們紀念經國先生最好的方式。


連榮譽主席:
行於風雨,開創寧靜

  這幾年來,許多人對台灣的處境常感到焦慮不安。為什麼當危機來臨時,我們的社會無法團結在一起?為什麼政治人物要以分裂作為自己的政治資本?為什麼是非與公義會被政治顏色所扭曲?為什麼大家嘴上都講愛台灣,行為上卻一直在傷害台灣?每當我聽到這些質疑的聲音,每當我聽到社會上消極悲視的言論,每當國內發生許多紛爭不安,我總想起一個人—曾經帶領台灣行於風雨飄搖的歲月,卻為我國奠定在和平寧靜中發展的基礎:我的長官、我的長輩,更是我的老師,蔣故總統經國先生。
  在我完成學業之後,曾先後在美國及我國的大學中任教。在經國先生的鼓勵之下,我進入政府服務國人,擔任經國先生的部屬,前後13年時間;這13年的時間,也是我對於治國深入學習及了解的一個階段。經國總統對絕大多數國人而言,是地位崇高的領導人。然而,我有幸在那個內憂外患的年代,在經國先生領導的政府中服務,也因此對於經國先生治國的理念及決策,有親身的經歷及了解。

經國先生的遠見  帶領人民走向美好明天
  這段時間,我國經歷了兩次能源危機,以及中美斷交;至今,這兩者仍是戰後台灣所遭遇最重大的挑戰及威脅。然而,在兩次能源危機之間,經國先生推行十大建設;在中美斷交的八年後,經國先生宣布解嚴。現在我們回頭看這些決策有多重大,當時爭議幾乎就有多麼激烈。今天回顧那一段歷史,我們即可了解,一位偉大的領導者要有遠見,帶領人民走向美好的明天;要有魄力,推動艱難的政策;更要有魅力,把全民的意志凝聚成一個無堅不摧的力量。從台灣經濟奇蹟的背後,我們可以看到經國先生之所偉大的人格特質。
  回顧當時,沒有人能保證十大建設是會提振經濟或是耗空國庫;解嚴對統治者而言更是毫無好處,只增加管制的困難。但在那個時候,經國先生沒有閃避紛爭、清靜無為地等待繼位;他並不大肆搜捕血腥鎮壓民間勢力,以強化國家領導權威。他的選擇,因為他對人民的愛,對這塊土地的責任。在我從政的這幾十年間,總在抉擇長考之間,會想到這位催促我進入政府服務民眾的長輩—什麼才是對人民有利的事? 什麼才是讓這塊土地茂盛發展的事?
  過去幾年之間,我國政治上亂象不斷,也導致我國經濟發展顛簸蹣跚,國人普遍對我們的國家失去信心;但綜觀各國的歷史,在過去40年之中,我們的進步與成就,即使放在世界的天平上,仍然值得我們驕傲。在40年前未實施民主的國家,如今幾乎仍然沒有健全民主的蹤影;40年前貧困的國家,如今多數仍然貧困;40年前在戰爭陰影下的國家,如今多半仍然戰禍頻仍。當我們仔細看看世界各國近代的歷史,40年來,從不民主走向民主,從貧困走到富裕,從戒嚴備戰走向解嚴和談,案例鮮少,但台灣是其中之一。

經國先生宵衣旰食  為國家人民經營擘劃
  這些成就之中,沒有一樁,不是經國先生主持國政時奠定基礎的。他自己穿的是破夾克,吃的是梅花餐,卻為我國帶來經濟富裕;他早年奉命領導情治單位,深知軍警特務壓制民間的力量,卻開放民主改革風氣之先;他的家族長期以來被抹黑為邪惡和墮落的代表,卻最早提出兩岸和解開放探親之議。我們回想過去40年,台灣確實在各種重要的層面,都可見到跳躍性的進步。
  當然,國人辛勤的努力以及很多原因都很重要,但不可或缺的,是當時經國先生身先士卒,率領著一批見識超卓、高瞻遠矚的官員,宵衣旰食,為國家人民經營擘劃。更讓我們感到不凡的是,經國先生並不把國家視為私產,他沒有留給後代上億的財產,但留下了令人永遠的懷念與尊敬。
  經國先生在民間總是維持著極為正面的形象,而且受到各界的推崇與肯定。各種現今在政治領域視為理所當然的價值,例如愛民親民、清廉勤政、重視本土、兩岸和解……,經國先生都可以說是最早加以體現的政治領袖,因而樹立了藍綠兩個陣營都未能超越的政治領袖典型。
  在經國先生百歲冥誕的這個時候,我們思考的不是造神—因為根本不必要—而是再次省思,經國先生除了是台灣的歷史,他的事蹟和為人是我國多麼寶貴的遺產。治國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在內憂外患的時代;治國甚至常常是一種犧牲和奉獻,如果領導人致力推動重大改革與創新。今日,我們常常擔心社會中犧牲奉獻的心理被自利風氣漸漸侵蝕,而宏願與創見屢屢被怠惰保守心態埋沒。很欣慰能藉這個機會, 以恭敬的心情,緬懷追念經國先生。我希望透過這一小篇文字,把經國先生體現的典型,傳遞下去:國家領袖是責任,要有冒著風險走入風雨的勇氣,無私無我、孜孜矻矻地為人民開創幸福的生活。希望我們從政人士常常警惕,是這樣的國家領袖,人民不會忘記,即使十個百個年頭過去,人們仍然會追念,並在心底深深地致予敬意。


郝柏村:
【經國先生與我的片段】
 
  今年逢蔣經國先生誕生百年,在台獨主義者「去中去蔣」之際,馬英九總統毅然擴大紀念,是難能可貴的事。
  經國先生長我九歲,我們都是二十世紀初葉出生的一代,是備受列強侵凌的中華民族,與貧弱愚的清末民初社會。他的人格發展,受到兩個人的影響最大,第一當然是他的父親。蔣公復興中華民族的使命感,剛毅果決、刻苦耐勞、冒險犯難的革命領袖特質,影響經國先生的內涵至深,外在則受吳稚暉先生的影響。稚老雖與國父同時參加革命,但個性如閒雲野鶴,儒雅平淡又親和,正是經國先生的寫照。


雙腿萬能 稚老鋸車
  我和經國先生相處,在來台以後。1958年八二三砲戰期間,他在砲火聲中來到小金門,展開我30年的追隨。從1964年到1988年,24年中,我們更為熟悉。在我擔任蔣公侍衛長的近兩千個日子裏,幾乎每天和經國先生見面。1979年起,我從陸軍總司令到參謀總長任內,則每星期至少和他見面一次,對他的領導風格,有深切的體會。
  他赴蘇聯求學前,在北平師從稚老。他買了一部人力車,即俗稱的黃包車,稚老見到後,派人把轅桿鋸斷,正好當椅子用。稚老對他說,人有兩條腿,做什麼用的?這是深具意義的教育,直到他晚年,在公共場合,都拒絕用手杖,也儘量不坐輪椅,也許就種因於此。這是我任侍衛長時,他親口告知的。那時他到蔣公官邸,晨昏定省,常在候見時,與我交談於武官室,風趣一如稚老。


捍衛憲法 和平奠基
  人謂1949年,蔣公將黃金和故宮文物運來台灣,其實更重要的,還有中華民國憲法。這部民主的憲法,是蔣公以失去大陸的代價制定的。1950年,蔣公復行視事後,一面行憲,一面戡亂,建設台灣為三民主義模範省。直到今天,這部憲法還是維護台灣安全與人民福祉的依據,無論在國際和兩岸關係上,都是不容動搖的和平發展基石。經國先生一如蔣公,捍衛了這部可貴的憲法。
  1972年,經國先生任行政院長時,我記得聯合報的一篇專欄標題,是「蔣經國內閣乎?蔣經國時代乎?」的確,此後的16年,是蔣經國時代。
  危機處理,是國家領導人必須具備的特質,經國先生自不例外。在他領導期間,歷經美國承認中共等外交危機、經濟的能源危機,以及民主改革的內政危機,他都展現了魄力與毅力,在重重危機中,維護了國家安全,穩固了社會安定,發展了經濟繁榮,也開啟了民主新頁。


嚴辦貪瀆 六親不認
  政治家必須透過行政成效,達到其政治理想。經國先生身為主政者,特重清廉與效率,而以勤儉、樸實、親切、自然,導正政風。他任行政院長的第一件事,就是十項行政革新,約束公務人員,要求既廉且能,若涉及貪瀆,則六親不認。
  他嚴格杜絕政商勾結,切戒公務人員,尤其是高級幹部,必須劃清政商界限,即使多年至交,一旦從事企業,他就不相往來。退休的黨政高級幹部,如為企業界聘用,他亦深惡不齒。


部屬生日 不忘祝賀
  關懷部屬和弱勢,是鼓勵廉能公務員的要著。經國先生的人情味,完全出自真誠。林則彬先生是他開闢橫貫公路的老友,每逢林先生生日,他就請到總統府,喝一杯茶祝賀。我任參謀總長時,辦公室就在介壽館,每年生日都照常上班,當他看見我到公的燈亮了,就召到辦公室,說一聲「生日快樂」,令我感動。
  解除戒嚴,停止黨禁報禁,中央民意代表全面改選,如何在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的政策下,緩和兩岸關係,都是他晚年最重要的政治決定。可惜的是,幕僚作業遲緩,使他不及親見全面實現。但是,解嚴、解禁和開放大陸探親,已為劃時代的創舉,其貢獻不可磨滅。


解除戒嚴 開放探親
   1987年國慶之後,他以衰弱的身體,親校湖口僑泰演習,招待全球華僑代表。離場時他豎起大拇指,對我說「 一百分」。這是他最後一次視察軍事演習,令我終生難忘。
  1987年12月25日,戒嚴令已解除,在中山堂舉行的行憲紀念活動,反對分子準備抗爭,山雨欲來。經國先生在抗議布條高舉中講話,要點有二:一、蔣家人今後不會選總統,二、今後不會有軍事統治。這是終結中國數千年來槍桿子出政權的起點,彌足珍貴。兩岸開放探親,是終結中國人打中國人的開端,而沒有軍事統治,則是真正走向民主政治的起步。
  1988年1月,國軍軍事會議在政治作戰學校舉行。我在10日前後,向他報告議題,他準備在閉幕時講話。13日下午4時,我接到王家驊先生的電話,立刻趕赴七海寓所,孝勇先生哭著出來,這是最悲痛的時刻,我流下了眼淚。
  兌現經國先生在中山堂的講話,是我唯一的思維。終結中國人打中國人,終結槍桿子出政權,是兩岸和平發展的前提,也是中華民族民主政治的基石,經國先生正是奠基的人。
(作者為前行政院長)


王作榮:
【緬懷兩蔣看今朝 我哭了】

  今年是中華民國中央政府遷台六十週年,台灣之有今日的富裕繁榮,安居樂業,蔣中正總統與蔣經國總統父子兩人應居首功。而在政客以族群意識操弄之下,受盡誣衊與侮辱,因寫此文,為歷史留點真相,也為人類留點人性。

一、時代背景
  八年抗日,繼之以內戰,農工生產破壞,交通寸斷,物資匱乏,物價一日數漲,失業遍地,人民無以維生。不僅大陸如此,台灣亦復如此。此時大陸到處都是共諜潛伏活動。時機一至,立即策動文官列隊迎降,武官陣前起義,天天處處都是各黨各派的民主人士、報紙媒體投靠共產黨,大學生罷課飢餓遊行,銀行囤買囤賣,社會完全失序,政府及軍隊幾近解體。政府澈底失敗,率領少數軍民撤退來台。

二、蔣中正總統的政策措施
(一)堅持國家統一與領土主權完整,不做分裂民族國家的罪人,堅持中華民國憲法,堅持法統不斷,堅持中華民國主權及於全中國,以免台灣被地方化,形成台灣以地方反叛中央。這在中國文化是很嚴重的事,影響民心向背。
(二)針對大陸撤守時的亂象與痛苦經驗,整頓國民黨,重建法治及行政體系,實施戒嚴、黨禁、報禁,限制集會結社自由,不准設立新大學及新金融機構,對大學生活動尤其監視嚴密,藉以釐清亂源,恢復國家社會秩序,使人民生活恢復常態。
(三)實施分工負責措施。中央行政交給陳誠,成為實質繼承人,地方行政交給吳國楨,情報及軍隊控制交給蔣經國,在這樣人事安排之下,共完成了下列重大政策措施,對台灣影響深遠。
1.全面經濟管制,全力穩定物價。
2.恢復戰時被破壞之農工生產設備,著手台灣長期經濟發展計劃,打開對日貿易。
3.進行土地改革,實施耕者有其田,以平均社會財富,從根堵塞共產黨的號召與引誘。
4.頒布地方自治法規,奉行地方選舉,將地方政權交給本省人,實施初步民主政治。
5.在蔣經國領導下,協助整軍及建軍,成立退輔會,安定軍心。
6.在蔣經國領導下,統一指揮全國情治單位,曾偵破吳石案、李玉堂案、台糖及台電總經理案等三大共諜案,這是大陸撤退前「文官列隊迎降,武官陣前起義」的翻版,如不偵破,台灣可能未戰先敗,但所謂民主人士卻以「白色恐怖」一筆抹殺。


三、蔣經國全面掌權時期─自任行政院長起
(一)經濟共有三大貢獻:
1.十大建設。
2.平安度過兩次石油危機及引起的嚴重通貨膨脹。
3.工業或經濟轉型升級。台灣經濟現在就是靠兩次轉型支持,直接間接無數的人都在靠這兩次轉型吃飯與工作,而無人說一聲謝謝,反而罵他獨裁搞白色恐怖。
(二)政治建設,也分三點。1986年3月十二屆三中全會閉幕後,他召見李煥秘書長,指示了三點:
1.國民黨需要澈底改造,「如果我們不重振國民黨活力,人民會拋棄黨……,甚至黨員都會流失。」
2.推動全民政治民主,也就是取消戒嚴,允許人民自由組黨,國會全面改選,解除報禁。」
3.兩岸統一。他說:「我們必須採取主動,踏上統一之路,台灣和大陸終究必須統一。兩岸若不統一,台灣恐怕將會越來越難獨立存在。」

  為平息國民黨大老及台灣人民的疑慮,他於一九八六年十月八日指出:「時代在變,環境在變,潮流也在變。」因這些變遷,執政黨必須以新的觀念、新的作法,在民主憲政的體制基礎上,推動革新措施。
  其他還有很多貢獻。例如應付退出聯合國,中美中日斷交,中壢與美麗島等內外危機,處變不驚,以他特有的沉靜與威嚴帶領台灣度過那一段艱難歲月。再如社會與教育政策,族群融合,嚴懲貪汙等等,都為台灣建立了良好的道德標準與規範。
  從以上幾點,我們可以評斷蔣經國的人格特質與施政風格。我們知道他有強烈的意志力與個人意識形態,但是作為一個國家領袖,他必須自我克制個人的喜愛與性格,而以適應國家利益為提前作決定,因此我說他的施政風格是見風轉舵,也就是從善如流,也就是「識時務者為俊傑」紀念、禮拜他,沒用,要效法他。
  以上所述,都是我親身見證的,有一小部份還有我直接間接的參與。我已老去,緬懷往事,比對現實,我哭了。台灣是一個叢林島。

邱創煥:
  我追隨經國先生時間相當長,經國先生是一位最懂得領導要訣的偉大政治家,包括國防、外交、財經、治安等重要的國策自己處理,其他一般事務則授權各首長處理。

為台灣人民犧牲奉獻、鞠躬盡瘁
  提到經國先生的儉樸自持,經國先生可以說沒有吃過好的、穿過好的、住過好的,可以說完全是為台灣人民、台灣的建設犧牲奉獻。有一次到花蓮吃牛肉麵,結果筷子放外面,蒼蠅停得滿滿的,隨扈就把筷子拿去用開水燙,經國先生看到就說「不用、不用,老百姓能夠吃的,我就能吃。」非常體諒老百姓。
  經國先生真的是鞠躬盡瘁,有次立委選舉結果不理想,他找我及黨秘書長馬樹禮先生到辦公室詢問原因,我們報告之後,他把手舉起來說「我還要努力,我還要奮鬥」,可見經國先生愛黨、愛台灣的精神。


張祖詒:
小故事看經國先生的大公無私精神
  我講兩個經國先生大公無私的故事,經國先生在民國67年5月20日就任第六任總統,到府內交代第一件事就是裁撤「內務科」,內務科是在士林官邸,組織上隸屬總統府第三局,但第三局根本管不到,是很特別的單位,名稱上感覺起來有宮廷內務的意味,執掌也違反體制,經國先生將內務科裁撤,是一般人不會做也不能做的,只有經國先生沒有顧忌,展現其大公無私的一面。
  第二件,當年總統府預算部分是由國防部開支,經國先生上任後交代,總統府一切開支不需要其他單位支援,但當時總統府預算已編定,若沒有其他單位支援,財務會很緊縮,但經國先生仍指示,總統府下年度預算不能增加,換句話說,下年度大家要緊縮開支,這也看出經國先生大公無私的精神。

馮滬祥:
  我對經國先生有三項回憶:第一,經國先生生平最喜歡看的書就是貞觀政要,給我們的啟發就是任賢納諫,知人善任這兩句話,經國先生當初就是廣開言路,凝聚各方面的向心力。經國先生曾說,老總統來台灣有兩件事最重要,一個是穩住新台幣,就是穩住錢財,另一個為培養人才,中興以人才為本,經國先生生前最喜歡人家稱他為教育長。第二,經國先生最喜歡的哲學家是管仲,司馬遷提到管仲的特色就是轉危為安,轉禍為福,經國先生當年在能源危機、外交衝擊下,更突顯他的能力與魄力。第三,經國先生最後的遺願有三個,一是黨務革新,二是民主憲政,三是三民主義統一中國。

許水德:
  先總統  蔣公可以說是保衛台灣、穩定台灣的救星,經國先生是建設台灣、發展台灣、推動本土化、民主化、自由化及兩岸交流的先驅。
  經國先生一生平凡、平淡、平實的典範,為國犧牲奉獻的精神,值得我們效法。我從事公務四十多年,從高雄市政府主任秘書至省政府社會處長、高雄市政府秘書長、高雄市長、台北市長、國家考試典試委員長等共有八張經國先生的派令狀,追隨經國先生工作多年,尤其高雄市長、台北市長期間接觸較多,茲將感念說明一二以為懷思之情。
他的領導風格依我的感受是:
第一、積極提拔本省籍優秀人才。這一點,前救國團副主任吳兆棠博士(政大教育研究所所長)及省主席謝東閔先生跟我多次談起,例如林洋港先生、邱創煥先生、李登輝先生、吳伯雄先生等。記得高雄市長改直轄市時呈報局處首長給經國總統過目時,他說首長們本省籍人才太少,可以把鄭心雄(社會局長)先生換本省人,後來我報告總統,首長本省籍人雖少,但副首長多為本省籍,因此才把鄭心雄留下來,由此可知經國先生之用心。
第二、富有人情味、關懷部屬。我被奉派高雄市長前,經國先生在陸軍官校召見,問起我有幾個小孩?多大?我報告說我有一對雙胞胎,在私立文藻外語學校就讀。他隨著說:「文藻是外語學校、是教會辦的,我去過,學校辦得不錯。」
我擔任台北市長時召見說:「市政要新速實簡,你有任何問題或困難可以找我,我可以幫你忙的。」甚至有一年過年前在總統府召見,一進門他就說:「許市長,我給你拜早年」,談談市政問題後,我將離開時他說:「許市長,你每天起得那麼早巡視市政建設,健康很重要。」並問我有沒有打球?我報告說:工作太忙,無法打球,他隨著說:「有空打打球」,充分流露他關懷部屬之情。
第三,重視基層,關心人民生活。他常常利用週日下鄉與民家接觸,在攤販與民眾同吃,結交許多民間好友,瞭解民間疾苦,解決民眾困難與問題,許多小店都因經國先生去了之後出名,甚至發財。
第四、人民第一,公務員是為公僕。我被派任台灣省政府社會處長之前,由謝東閔省主席隌同經國先生在台灣省政府省訓團召見時說:「許先生你是窮苦出身,到社會處主持社會福利工作,應多為窮苦人服務,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後來我調升中國國民黨中央黨部社會工作會主任半年,有一天上午經國先生在總統府又召見我說:「許主任我本來要你到中央一起推動社會福利工作,但是高雄市很複雜,大家都說你到高雄市政府擔任秘書長最適當。」於是我奉派為高雄市改制後首任秘書長。在他心目中官無大小,主要是為民服務,為國效勞。
經國先生民國62年任行政院長期間,特別對公務人員提出「公僕」的觀念,大家要犠牲享受、享受犧牲、全心全力為民服務。他的親民愛民的心表露無遺。
  經國先生一年平淡、平凡、平實、無私無我、為國鞠躬盡瘁,尤其在民國77年1月13日他逝世的那天,我們中常會在晚上7時開會之後,到七海官邸瞻仰遺容時,我們見到經國先生躺在簡陋的床上,感到一代偉人,簡樸的一生,有無限的感慨與哀思。他一生的所為的典範,值得我們永遠懷思與追念。



郁慕明:
  雖然我沒有親身跟隨過經國先生,但他的精神是我一輩子要追隨的。經國先生令我印象最深刻有三點。第一,經國先生一生為中華民國奮鬥,但現在卻很少聽到中華民國四個字,希望今後大家一起努力大聲說出中華民國。第二,經國先生說,我是中國人,也是台灣人,重點是我是中國人,中國人沒有什麼丟臉的,中國人可以愛台灣,經國先生保台、愛台,所以中國人可以大聲說出來。第三,作為一個現代的中國人,我們是民主的燈塔,我們要教育下一代澈底恢復民族精神、國家觀念。

吳主席:
1年多後是中華民國建國1百年,政府與本黨已經決定將會擴大慶祝。

葛光越:
專心推動解嚴工作
  經國先生是很專心的推動解嚴的工作,他在接見葛萊姆女士前,還先跟沈昌煥秘書長預習多次,非常慎重。經國先生在推動解嚴時,其實是有反對聲音的,為了化解,他親自去向張群、薛岳等人說明,並與年輕人溝通,才使得解嚴工作進行得非常順利。
經國先生的愛民從民國75年颱風襲台時發生的事充分表現出來。那次颱風災情慘重,那天晚上他找了我6次,從晚上9點直到早上6點,他不斷問我天氣怎麼樣,到了早上5、6點時,經國先生知道高雄的災情嚴重後,要我撥電話給當時的高雄縣長余陳月瑛,經國先生問余陳縣長,有沒有需要他幫助的。第二天天氣一好轉,他就馬上搭飛機去高雄視察。


一生粗茶淡飯
  經國先生去世百日後,他的武官、秘書、侍衛長等五、六人一起聚餐,大家到飯店吃五百元的套餐,吃到一半,當時擔任經國先生秘書的馬總統問到,「經國先生有沒有吃過這種套餐?」王家驊主任回說,「好像沒有,經國先生一輩子都沒有吃過這種比較奢華的套餐。」這時我們一桌人大家突然都不講話了,我甚至感覺到有人在掉淚,其實我也是這樣的感受,我只能說,經國先生終身都是我們的榜樣。

錢復:
  我是在台大肄業時參加救國團活動承  經國先生垂愛多次召見,已是半個多世紀以前的事。由美返國工作屢承  先生照拂,記得民國61年6月  先生就任行政院院長,命我擔任新聞局局長,在召見的時候,他說:「君復,今後你將是我的發言人,我告訴你:我心中想的就是我口裡講的,我口裡講的就是我會去作的。」簡單的說就是心口如一。這項訓示對我嗣後作人作事有極大的影響。
  先生給我另一個深刻的印象是「誠信」,民國71年春節前夕,他召我到七海官舍要我初一過後去新加坡告訴李光耀總理:李將於2月來訪,過去每次來  先生都親赴機場迎送,並陪同赴外地,但是這次由於他立即要動眼部手術,需要長時間休養,因此無法和過去一樣的接待,但是他一定會和李先生長談。當我將這些話向李先生報告時,我看到他眼中含淚說,他實在太週到,太讓我感動了。以後李先生到台北,我陪他去榮總看  經國先生,兩人一見到就緊緊擁抱,其實那天  先生剛動手術不久,不該下床,但是他為了國家不顧自己的身體,不但下床,而且走了許多步路。我在旁邊心痛不已。
  經國先生主政期間,特別是民國61年到71年,我國和美國的關係日益疏遠,每次我去見他報告一些不好的消息,他總是指示我:「君復,不要動氣,我們要為國家忍氣,爭氣」,他常用來教導我的話就是「打落牙齒和血吞」、「寒天飲冰水點滴在心頭」,我奉派去美國工作,臨行前去請訓,他說你去我很放心,只有一點,你不要動氣。我在美國工作5年8個月,恪遵訓示,只有一次為了爭取二代艦,美方一再拖延,我動了一次氣,對方立即提供。
  經國先生生前對改革開放用了許多心,其中以解除戒嚴最為重要,也最為國際稱頌。因為當時我國發生不少在國際上引起爭議的案件如陳文成案、林宅血案、江南命案、李亞頻案等,多少都和國家當時的戒嚴狀態相牽連。民國75年3月28日我奉命返國參加十二屆三中全會,次日清早接到武官電話要我即刻去中山樓,  先生在舞台傍一間簡單的房間召見我,先對我慰勉,讓我說說在美國工作有何困難。我說其他都沒有問題,只有戒嚴一事,我到處講演常受美國人士質疑,媒體也常有批評,不知可否將自己想法報告?  先生說開會是十時半,有時間,你慢慢說。我報告全球談戒嚴必有四種狀況:一、停止憲法的適用;二、解散國會;三、文人政府改為軍人政府;四、民眾的基本權利受到限制。現在我國前三項狀況均沒有作,只有民眾觸犯若干刑事案件原應由普通法院審理,現由軍事法院審理,我們實在不必因為這幾種案件的審理,背上「戒嚴」的黑鍋。先生聽了我冗長的報告,有幾秒鐘沒有說話,以後說:「君復,你不瞭解,這樣作(指解除戒嚴)會動搖國本的。」我一聽就知道有人對他灌輸不能解嚴的理念,心中不免難過,但是鑒於  先生健康的狀況也不忍再多作陳述,就改變話題。到了4月2日,他又召我去七海寓所,見面時他躺在床上,臉上的浮腫似乎更厲害了,他開口就說:「君復,你明天就要回美國了,那天你和我談的戒嚴有關的事,是否可以再說一遍。」我遵命再作報告,他沒有任何評論,接下來就很慈祥的要我注意健康,多運動,不要太累。1小時多的談話,他說的多,我就很少再說話。
  過了5個半月,9月16日下午我突然接到孝勇兄自台北來的電話,只有一句話:「父親要我告訴你,想了很久,還是君復的話對。」我不敢確定是那句話,長途電話也不宜詢問。這時候駐美代表處新聞組姚雙組長和華府郵報有非常好的關係,我就請他探詢可否約請發行人葛蘭瀚夫人(Mrs. Katherine Graham)便餐晤談,他問了說該報自律極嚴,不接受邀宴和餽贈,如果我要見葛夫人可去該報共進午餐,我帶了炒飯、炒麵、鍋貼去,葛夫人要總編輯、總主筆等重要幹部一起共餐,談了很久,她決定在赴遠東時在台北停1到2天,但不准我方招待,葛夫人到台北,  經國先生於10月7日約見,並正式將解除戒嚴的大消息給了華府郵報作為獨家。


高銘輝:

  1. 經國先生在政治改革上最明顯的成效即是解除戒嚴及報禁,在政治改革過程中,確立了「政治民主化」,而「政治民主化」更必須「從黨的民主化」著手,所以經國先生要本人到革命實踐研究院訓練黨的幹部,藉由訓練黨的幹部改變黨員與民眾的關係,進而達到「黨意即民意」,從此一作為即可顯示經國先生的政治改革之決心。
  2. 「時代在變,環境在變,潮流也在變」,顯示經國先生身為領導者高瞻遠屬的風範。
  3. 在我任職救國團期間,經國先生曾對救國團期許做好「我門為青年服務,青年為社會服務」理念,而救國團有一個很大的特色即是沒有自己的團員,它的目的是以培植青年的領導能力,為國家培育人才,藉由團務的推動達到「活動歸團、組織靠黨」,也由此可顯示經國先生的「大公無私」得精神。
  4. 在行政上經國先生對於部屬要求是:「行政上的錯誤可原諒、但財務上的錯誤不可原諒。」藉以建立公務人員勤政廉潔的社會風氣,也對照現今社會貪瀆事件層出不窮的浮誇現象,更顯示經國先生的不凡。

黃 城:
為「中國現代化」奠基的偉大政治家
  蔣經國先生出生於民前2年,逝於民國77年初,在78年多的歲月中,一半在大陸(其實中間在蘇聯12年),一半在台灣,他的一生經歷了中國「由戰而和、由亂而安」的過程,世界上各種政治、經濟思想,大都在中國出現過,但沒有一樣救得了中國!中國在1949年分裂之後,奉正朔的中華民國才在臺、澎、金、馬獲得喘息發展的機會,蔣經國用他生命後段的20年時間,全力投入,帶領國家積極建設,打造世人讚嘆的「台灣經驗」,成為後來中國大陸改革開放的藍圖。
  經國先生去世時,台灣經濟已經起飛,政治也開始了民主競爭的時代。斯時也,大陸經濟猶在起步階段,但鄧小平硬是比他多活到1997年初,使大陸經改能風起雲湧,不因人亡而政息,「台灣經驗」則因蔣經國之早凋,逐漸發酸走味,思之令人不禁感慨萬千。
但蔣經國建立的「台灣經驗」,畢竟已在歷史上寫下光榮的篇章,再過30年,如果「台灣經驗」能夠脫胎換骨,如果「大陸經改」能更上層樓,兩岸和平融合,共創中國現代化的新世紀,蔣經國的歷史身影,將會更加巨大,如同「不廢江河萬古流」!


胡獻堂:
  今天,我們紀念經國先生百年誕辰紀念座談會,我是胡獻堂―最渺小、也是跟他最久的一員。民國45年到長安東路18號公館段報到至95年離開七海寓所。回想在蔣家50個歲月中,點點滴滴生活應該說是緣份,有喜、有樂、更有悲傷。
  開闢橫貫公路,我在花蓮段,工程非常險峻。先生時常來視察,都由我駕駛。有一次他告訴我說:「你到我家裏來幫忙好吧!」很客氣,我沒回答。過一段時間他又來視察,送他上飛機時,他和林則彬局長說:「我叫胡獻堂到我家去,怎麼還沒去。」當我們回到工地時,局長要我馬上去報到,我心中很恐慌,又喜又害怕,經過日日相處才發覺他們都十分平易近人,把我當成家裡人看待。
  每日生活當中,先生非常細心,出門時必問電燈關了沒。更有一次駕車經過中華路時突然叫我停車,請前座的參謀鍾湖濱先生下車去詢問是那個單位將國旗倒掛。先生當行政院長時,外國元首來訪的賀禮,他都留到年終給員工摸彩。民國62年終我抽中第二獎,是泰國總理送的雕刻品「仙女」,頭獎為沙烏地阿拉伯國王送的金錶乙只,由一位憲兵抽中,先生對部署的疼愛讓我們感動。
  有一年夏天我們在陽明山住,一大早他要我開車到後山公園,要我停車鎖好,我們兩個人就往山上走,這麼年輕你就離開部隊。我回答:民國40年國防部有命令在台灣無職軍官可以申報退役,我是照規定辦理除役。走著走著我們看見幾棵櫻花樹開的很茂盛,他說採幾枝小的帶回去給夫人欣賞,可見先生與夫人感情非常濃厚,時時刻刻不忘夫人。夫人個性單純、活潑,對人誠懇、精力充沛,喜歡運動最愛打高爾夫球。別人打球是休閒,夫人打球純粹是運動,打完就走,不管天氣好壞,颱風天也照打不誤。她腳力好、速度快,別人很慢自然讓她先打,走過時總不忘給他們揮揮手、說聲謝謝,大家給她取個外號「快樂的火車頭」。


吳主席:
  很抱歉因為時間關係無法讓各位暢所欲言,除口頭報告外,請各位提供完整的書面稿,我們會加以整理,做為黨史的重要文獻,也會完整對外發布(走過經國歲月紀念網站http://www.cck.org.tw)。

蔣友梅:
「先祖父對中華民族民主過程發展的貢獻是長遠的、是活的」

     聽到各位長輩對先祖父的敬仰與懷念令我非常感慨,眼淚都快要流出來了。我想藉這個機會謝謝大家,相信藉著大家的誠意與力量,先祖父的政治理念與精神遺產能夠長傳後世,鞏固他老人家的歷史定位,讓全世界各角落的中華兒女知道,蔣經國先生對中華民族民主過程發展的貢獻是長遠的、是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