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之驕子─從孤兒到菁英】
父母雙亡的孤兒距離天之驕子多遠?就在隔壁!
民國三十年(一九四一年),貢水之濱原來住了一千三百名孤兒,他們擠在破房子、破帳篷裏。經國先生下令在貢水邊的虎崗建立「中華兒童新村」,該村於民國三十二年(一九四三年)完工,所有孤兒遷入。他要學生組織自治會,推選自己的市長,選派自己的糾察。
兒童村的最高權力機構是「自治會」,經國先生自任主任,副主任是兒童教育家徐昌麟;由於經國先生公務繁忙,實際負責的是徐副主任。村中開辦「正氣小學」,學習語文、算術兩科,分班分級,依照學生的學習成果彈性升降。該校可能是當時少數不准體罰學生的學校。
經國先生還在虎崗開辦「正氣中學」,自任校長,校務主任是向教育部陳立夫借將而來的吳寄萍先生。該校辦學特色是「教得嚴、管得緊、體育第一」,這所學校同樣不許體罰。時值抗戰艱苦時期,經國先生希望畢業生人人都能成為工程師、機械師、飛行員、以及坦克車手。
正氣中學開辦七年,曾經入校者達兩千人,經國先生希望每個畢業生都能考上大學。而這所學校的畢業生考上大學的比例確實遠高於同儕:民國三十五年(一九四六年),國立中央大學南京考區錄取率為二十六比一,正氣中學報考者為四點二比一;國立北京大學南京考區錄取率為十四比一,正氣中學報考者為三比一;國立交通大學上海考區錄取率為十四比一,正氣中學報考者為四點五比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