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國先生與國軍--軍隊國家化的先聲
生平與貢獻
 
 
 
 

民國三十九年(一九五○年)三月二十一日,在政府剛自大陸退守臺灣的關鍵時刻,經國先生出任國防部總政治部主任。此後,他開始積極整頓國軍、創立政工幹部學校、負責大陳島撤退、參加八二三砲戰、參與策劃並建立中美情報合作業務、以及建立反共救國軍。民國五十三年(一九六四年),經國先生出任國防部副部長後,更積極致力於建軍備戰,以及提升國防自主能力。經國先生對國防事務的關心,直到他出掌行政院與就任總統後,依舊持續不斷。

 
↑TOP

【整頓國軍】
抗戰後期,美國派駐在中國戰區的參謀長魏德邁曾經提到,時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的蔣中正先生,雖然是全中國軍隊的最高指揮官;然而,事實上則像是不同派系軍隊的共主。抗戰勝利後,國共內戰又起,軍隊的問題一直沒有獲得真正的解決。政府自播遷來臺後,仔細檢討國軍在大陸失敗的主要原因在於軍紀,而軍紀的根本問題則在於,軍隊只知有派系利益,不知有國家利益。這種軍隊的地域因素與人際關係遠重於國家利益,輕者營私舞弊、濫吃空缺與假報軍情;重者擁兵自重、見死不救與陣前倒戈。

國軍撤退到臺灣後,整頓國軍已是從上到下的共識,因此整頓工作立即著手進行。

整頓軍隊的第一步,就是確實查核軍隊人員編制與部隊番號;簡而言之,就是「確認現役軍人員額」,以及「明確部隊指揮權責」。經國先生與時任行政院長的陳誠先生配合,撤銷不必要的部隊番號與人員編制,並且解散徒具虛名的單位。國軍進行多次整編後,於民國四十一年(一九五二年)建立完整資料,並且發給官兵「薪餉手牒」(後改名為軍人補給證),核實全國三軍總員額約為六十萬人,終於完成了軍隊國家化的第一步。

整頓軍隊的第二步,則是建立任期制度。民國四十一年(一九五二年),參謀總長周至柔將軍任內,首先實施國軍主官(管)任期制度,規定各單位主官(管)必須每二年進行輪調;若有必要,得於原單位延任一次。這項制度實施的目的,在於防止主官(管)利用長期任職的機會培養派系。而周總長與經國先生二人則率先遵行制度,於延任一次後調派他職,前者由海軍的桂永清上將接任,後者則由張彝鼎將軍出任。自此以後,參謀總長由三軍輪流接任的慣例亦得而確認。

整頓軍隊的第三步,乃是建立政工制度。經國先生於國軍建立政工制度的目標是:一、建立政治幕僚長制;二、確立監察制度;三、加強保防工作;四、實行人事、賞罰、財政、意見的「四大公開」;五、革新政治訓練。「四大公開」措施配合國軍人事整編作業,統一了國軍的編制與指揮權,從此澈底杜絕擁兵自重、濫吃空缺的惡行。

↑TOP
創辦政工幹部學校】
經國先生認為國軍在大陸的失敗,精神渙散、士氣低落與軍紀敗壞是很重要的原因。為了加強軍人的精神武裝,培養有氣節的軍人,應該建立政工制度;因此,為培養國軍的政工幹部,經國先生在臺北市的北投區創辦「政工幹部學校」(今為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民國四十年(一九五一年)七月一日,「政工幹部學校」正式成立,翌年一月六日,在蔣總統中正先生親臨主持下,第一期學生舉行開學典禮。
政校畢業生分發到國軍各單位後,不僅負責愛國教育、監察保防與心理作戰等業務,也負責增進官兵福利與改善眷屬生活。
↑TOP

【戰鬥的十年】
民國四十年代前後,可謂是經國先生「戰鬥的十年」。

民國四十四年(一九五五年)二月十日,經國先生在浙江省台州列島中的大陳島上,最後一次升起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旗,當時島上軍民的撤離工作已經完成。政府自大陳島撤退的主要原因在於,當政府與美國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時,美方為便於協防臺灣,要求我國集中兵力於金門與馬祖兩外島。經國先生奉命在二週內撤離島上軍民,十天之內,他完成了名為「金剛計畫」的撤退任務。

民國四十七年(一九五八年)八月二十三日下午五點三十分開始,中共以猛烈炮火轟擊金門,造成當年名震中外的「八二三炮戰」。當時擔任金門烈嶼(俗稱小金門)師長的郝柏村將軍回憶提到,八二三炮戰期間,經國先生曾經乘坐蛙人的攻擊小艇抵達烈嶼,他走遍每一個掩體,並且親切地慰問官兵,他用行動證明:小金門並沒有被共軍封鎖。事實上,目前有關八二三炮戰的大批口述歷史資料,都提到當年經國先生冒險犯難親赴前線的作為:他曾和官兵一起吃乾糧;也曾將自己的鋼盔脫下,和戰士交換被打破的鋼盔。

↑TOP

【情報合作】
民國五十一年(一九六二年)九月九日,空軍第三十五中隊(俗稱黑貓中隊)的陳懷生少校,駕駛U-2偵察機,赴中國大陸進行偵蒐任務時,於江西省南昌市上空遭共軍防空導彈擊落,壯烈殉國。在此之前,全世界都不知道我國當時使用最先進的偵察機蒐集中國大陸的情報,而這些任務的負責人正是時任國防會議副秘書長的經國先生。

民國三十九年(一九五○年)韓戰爆發之後,美國為獲取中國大陸的情報,和我國政府合作,以通訊攔截、空中偵查、派員潛入等方式蒐集情報,當時經國先生即負責與美國建立情報合作關係及架設情報交換平臺;不久,臺北近郊即架設有無線電監聽站,內有數千人員記錄、分析大陸的軍民通信。此時,國軍派遣飛行員加入情報蒐集工作,利用飛機飛越大陸上空,記錄雷達通訊;這些情報資料可分析出戰鬥序列、兵力配置,更重要的則是中共發展核子武器的情報。民國五十九年(一九七○年)後,這項合作關係逐漸中止。

當年的「黑貓中隊」是中美合作情報平臺諸多計畫的一環。今天在臺灣平安度日的許多人,可能已無法體會當年U-2飛行員的犧牲有多大。一位U-2飛行員曾說:「我不能忘記當年出勤前摸著孩子的頭,逗著他們玩的每一個片段……我心依然熾熱,已經長大的孩子卻難免對我生疏了。」

↑TOP

【提升國防能力】
民國五十四年(一九六五年),經國先生擔任國防部長之初,即開始籌建國防科技的研發單位。民國五十八年(一九六九年),經國先生為行政院副院長時,成立中山科學研究院,逐步建立體系完整的國防科技研究發展與整合管理的機構,成為我國國防科技自主發展的重要憑藉。歷年來,該院研發完成的武器裝備包括:經國號戰機、各型飛彈武器系統、艦用戰鬥系統、各式雷達、指管通情與資訊防護系統,均已完成部署,並擔負戰備任務。

民國七十八年(一九八九年)五月二十八日,第一架「經國號」戰機呼嘯升空之際,經國先生已經辭世一年有餘;事實上,「經國號」戰機的研發導因於民國六十八年(一九七九年)的中美斷交。民國七十一年(一九八二年),經過多年折衝交涉後,由於我國採購美國出產的先進戰機毫無進展,時為總統的經國先生遂要求參謀總長郝柏村將軍,設法自力更生,加強武器自力研發。

民國七十二年(一九八三年),中山科學研究院內由黃孝宗博士領導的團隊,開始研發「自主防禦戰機」(INDIGENOUS DEFENSE FIGHTER,簡稱「IDF」)。該型戰機的研發過程,雖然得到美國通用動力公司顧問的支持,但受限於美國的專利規範與出口限制,許多關鍵技術仍舊必須自行研發。歷經多年努力後,原型機終於在民國七十七年(一九八八年)底完成;然而,令人遺憾的是經國先生已在當年一月辭世,因此,繼任的李登輝總統為紀念經國先生的高瞻遠矚,特別主持命名為「經國號」。

↑TOP
 
 
 
經國先生與國軍  
經國先生與國軍播放經國先生與國軍  
在政幹班第五期學員結業晚會上,蔣經國放聲高歌。(淡水,1950.12.06)  
在政幹班第五期學員結業晚會上,經國先生放聲高歌。
(淡水,1950.12.06)
 
西元1950年間,經國先生巡視政工幹部。  
西元1950年間,經國先生巡視政工幹部。  
在國防部政幹班點閱八期受訓學員。(1951.03.20)  

在國防部政幹班點閱八期受訓學員。(1951.03.20)

 
在準備撤退的軍隊中來回穿梭巡視。(大陳,1955.02)  
在準備撤退的軍隊中來回穿梭巡視。(大陳,1955.02)  
主持東山及歷次戰役陣亡政工人員追悼大會。(復興崗,1953.09.07)  
主持東山及歷次戰役陣亡政工人員追悼大會。
(復興崗,1953.09.07)
 
在下大陳訪問民眾。(大陳,1955.02.05)  
在下大陳訪問民眾。
(大陳,1955.02.05)
 
美方支援砲戰的八吋榴彈砲。  
美方支援砲戰的八吋榴彈砲。  
「八二三砲戰」後,經國先生父親蔣總統中正先生次抵金門巡視防務。(1959.01.24)  
「八二三砲戰」後,經國先生父親蔣總統中正先生次抵金門巡視防務。(1959.01.24)  
經國先生與空軍第35中隊飛行員合照。(范鴻棣提供)  
經國先生與空軍第35中隊飛行員合照。(范鴻棣提供)  
經國先生、克萊恩在桃園空軍基地檢視U-2空拍照片。(桃園,1961.11.9)  
經國先生、克萊恩在桃園空軍基地檢視U-2空拍照片。
(桃園,1961.11.9)
 
自左而右:空軍總司令陳嘉尚、經國先生、經國先生父親蔣總統中正先生、陳懷生、衣復恩。(士林,1962.1.15)  
自左而右:空軍總司令陳嘉尚、經國先生、經國先生父親蔣總統中正先生、陳懷生、衣復恩。
(士林,1962.1.15)
 
以上圖片出處:國史館